3萬5千人的音樂會,果然一出捷運站就感受到了人潮,看著人被捷運一車一車的運過來,真是壯觀,每5分鐘就有一班車,每班都是滿的.....很可怕......
主場館門口,開始感受到了會場的壯觀。 這主場館真的很漂亮。
主場館門口,前面還有一個水池。
主場館門口。
主場館一隅。
進入了會場,真的是滿滿的觀眾。第一次參加3萬人的活動....
好啦,介紹完運動場,開始講音樂會的心得。首先,場內很悶熱,據說看台上有風,很涼,可是我們平面區時有時無,有風的時候還好,沒風的時候非常的悶熱,實在會影響聽音樂會的心情,以前聽音樂會都是在音樂廳,沒參加過這種開放式場地的。這種開放式場地,一來觀眾會比較嘲雜,不似在室內場地一進場就知道不該喧嘩,比較不容易靜下心來。平面場地,也容易被前面的大頭擋住,看不到指揮及樂團,只能看大螢幕,那就跟在家裡看電視差不多了。
再來,最重要的,場地實在太大,樂團的聲音全散了,不像室內場地聲音可以集中,現場聽起來,其實比在家裡聽環繞音響還不如,真哀傷。有些片段的聲音很小聲,真不知道坐在後面的可以聽到什麼。
再來說煙火。重頭戲"1812序曲"代替11響加農炮的煙火,雖然很炫,從場外的攝影機看起來也很漂亮,但是在場內的觀眾抬頭看,只能看到煙火在四周射出,並不太能感覺得到雄壯的氣氛。而且"呯"的時候,音樂完全聽不到,也無法搭在節拍上......。看台區的觀眾可以綜觀全場,應該比平面區能感受到煙火的漂亮吧!
音樂會結束時還有一場煙火秀,這更糟糕了。從電視看,是在主場館的門口施放,真的很漂亮。但是從裡面看呢? 卻是在舞台的後方,在舞台的後方也就算了,煙火的高度也不夠,全部都被舞台遮住了,所以,演出人員看不到(因為在後面),觀眾也看不到(因為被擋住)。很令人傻眼。
所以,如果是要來聽音樂會的,很抱歉,開放式場地加上悶熱的天氣,可能要讓你失望了。如果是要來看煙火的,也很抱歉,花大錢買的"煙火燦爛區"是最看不到煙火的。
不過,平心而論,以行銷的角度而言,這場音樂會是成功的。成功地宣傳了世運,而且,從電視及新聞稿看來的確是很吸引人的音樂會,會讓沒買到票的覺得很失望。另外,高雄市政府對於"交通"上的努力是值得嘉許的,畢竟有將近4萬人同時聚集在這裡,雖然很擠,卻沒有失序。
總歸而言,個人對於這次的音樂會是貶多於褒,覺得3600花得不值得,不過或許這只是我這個音樂外行人的看法吧!因為不懂音樂,才聽不出價值,若是內行的音樂人,看法或許就不一樣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